《高校怪谈(二)》 小说介绍
在《高校怪谈(二)》中,nan的思路清晰,叙事不拖拉,精彩的场面一个不落,让人很有代入感,《高校怪谈(二)》第1章介绍:1949年。一个叫李东方的男人,站在云雾缭绕的山巅。往前便是万丈深渊,深渊下白茫茫一片,一双诡异红瞳透出。而天边云海里红......
《高校怪谈(二)》 第1章 在线试读
1949 年。一个叫李东方的男人,站在云雾缭绕的山巅。往前便是万丈深渊,深渊下白茫茫一片,一双诡异红瞳透出。而天边云海里红霞滚滚,金光四散。「那便和人族立下这百年之约……」「真是便宜你们了桀桀桀……」深渊天边各传来古老沧桑的回应。李东方将手中的一本古朴书卷高举:「多谢前辈们。」霎时,狂风大作,耀眼的光好像从书卷中射出,又像被其吸纳。
一刻钟后,云雾散去,红霞金光,白雾红瞳,恍若幻想。十月,旭日高升,对人民来说,这是不寻常的一日,亦是崭新的开始。 12008 年 5 月 12 日。一场引发全国上下揪心的天灾席卷而来。以川省 w 县 q 县为震中心,引发了一场 8.0 级地震,举国震惊,无数目光和支援,伴随着余震,从四面八方向川省来袭。那一天,小学生吴满在操场里和同学啜泣哭作一团。那一天,小学生张玄君立在校园围墙外一人绝望不安。 我叫吴满,最厌下雨天。雨后的田间小路泥泞,粘在鞋底,越黏越厚;粘在裤脚,一股草腥味儿和洗不净的泥印。索性天气越来越热,雨过就是天晴。昨天母亲节,我妈在外地打工,晚上跟她打小灵通,哭着要她回来,她电话里说下周就回,下周就回。
骗人,同样的说辞,骗了我好几次。好在今天星期一,回学校上课,我上周图书室借的那本书还差几十页,今天赶在放学前,把它全看完!比我脸还大的一本书,有我两个手掌叠起来那么厚,写的乱七八糟的啥都有。什么世界未解之谜百慕大三角啦,地质灾害雪崩海啸啦,反正我就爱看这些稀奇古怪的。中午刚午休完,还要十分钟才上课,其他同学有些还困着趴桌上,有些去上厕所或者在操场打闹。
我看了一中午书,就差最后几页,突然好像四周静默一瞬,接着房屋桌凳哗啦啦响。后知后觉脚下的地在晃,余光里顶上的吊灯也在打秋千。我大脑一片空白,这种现象不就是我刚刚才看过的,才看过的……「地震!」「地震啦!快跑!」班上个最高的女生突然喊了出来。画面好像才从停顿按下了开机键,大家争先从教室往外跑。我们是五年级,在三楼,昏暗的楼梯里,有镂空的窗户里射进来的阳光。刺眼,但没有一丝温度。等身体和其他同学一齐蹲在开阔的操场上,才感受到暖意。「地震了!怎么办,我爷爷身体不好,他一个人在家怎么办呀!我要回家哇哇哇——」我心里一紧,我婆婆自从几年前中风瘫在床上,用中药调了两年,也只能勉强拄着拐在平地上摩挲走路。
地震了,她在家里别说跑,怕是站都站不稳!一个两个哭了,霎时我们班一坨女生都哭了。不过到底是五年级的大孩子了,还知道丢人。我反正小声哭,不像隔壁一二年级的鬼哭狼嚎,老师哄都哄不过来。地动山摇的感觉时不时还在,等被爸爸接回去的时候,我才注意到教学楼和公厕连接的那堵墙,裂开书本那么宽的一条缝。那个夏天,我妈妈真的如电话里所说,从外地回家了。我再也不是隔壁姨嘴里没妈的孩子,和表弟表妹们住在大人们搭建的临时帐篷里,度过了一个格外闷热漫长又没有作业的快乐暑假。
下河捞鱼,上山抓鸟,地震对于我们这个川省的偏远小村庄影响不大。但国家发下来的补助,什么水啊粮啊,家家户户隔三差五都要去村头领。一天夜里睡得正沉,爸妈突然把我摇醒,给我塞了个枕头,和装了一塑料袋吃的喝的。「村上通知说地震要把水库摇垮了,我们要连夜转移到梁上,快去叫你弟弟妹妹!」「那婆婆咋办!她怎么上去啊!」我急了。「我们去找你表叔姨,把她抬上去。」跟着大人们浩浩荡荡的步伐,我和弟弟妹妹们一点都不怕,相反觉得,像春游,真有意思。就是夜有些黑,连月亮都没有。不过借着手电筒的光,能在人群里认出同学,这让我更兴奋了。这个山头,下面都是家家户户种的地,秧苗果树玉米,什么都有。再往上就是坟林,我爷爷,舅爷爷,祖祖们都在上面,每年年后清明还上去烧纸祭拜。
那个水库距离我们村还是有些距离,建在半山腰的,大人们商量,只怕水真冲下来,到我们村应该也没多高。我们村就在一片拔过玉米的土地上停下来,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地。挨家挨户把带的被褥平铺在地上,婆婆被爸他们用我们学校那种凳子抬上来的。她缩着身子坐在那里,夜色里我看不清她表情,她自从中风瘫了,便总是木着脸,不爱说话,只爱种地。说到种地,那可苦了我,她腿脚不方便,家里两阶门槛,成了她的拦路虎。她脚只能在平地上摩挲,抬不起来放不下去。那俩台阶,她需要从小木凳上坐到地上,再从台阶上缩溜坐着下来。再由七十斤的我,连拉带拽把她扯到小木凳上,她再站起来,拄着拐摩挲到家门口的地。我只需要把小锄头,种子,小木凳,给她放到她指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