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之证》 小说介绍
作者Reynold的小说《无声之证》被很多网友强烈推荐,作者用超凡脱俗的文笔写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故事,《无声之证》第2章内容简介:回到律所,我匆匆赶回办公室打开邮件,详细阅读起了案件卷宗。案件发生的时间是三天前的下午两点十分,正好处在午市高......
《无声之证》 第2章 在线试读
回到律所,我匆匆赶回办公室打开邮件,详细阅读起了案件卷宗。
案件发生的时间是三天前的下午两点十分,正好处在午市高峰,地点在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
这个凶手倒是挺会挑,是生怕目击证人不够多吗?
事件的经过很简单,凶手与被害人因口角发生冲突,凶手使用咖啡馆的餐叉,刺入被害人的颈部,致其当场死亡。作案后,凶手未逃离,于现场报警自首。
警方将凶手逮捕归案后,问及动机,却得到了一个荒唐至极的答案。
「被害人持续辱骂我超过十分钟。」
我盯着动机栏里的描述,差点把咖啡喷在屏幕上。
这年头连杀人动机都这么敷衍了吗?按这个逻辑,早晚高峰的地铁里得发生多少起连环命案?
我的委托人周维安,就是这起事件中的凶手,二十八岁的运维工程师,照片上的他戴着黑框眼镜,面色苍白,眼神空洞,典型的被生活抽干了灵魂的社畜。
证据清单倒是很丰富:现场监控录像、多名目击证人的证言、凶器的指纹比对报告、DNA 鉴定报告……
监控录像我快进着扫完了,被害人主动挑衅,程序员起初隐忍,然后暴起,动作快准狠,一击毙命。
目击者的证词也大同小异,都证实是被害人先挑衅,周维安后动手。
证物信息提到了从凶器上提取出了某种蓝色絮状物,检验过后认定是嫌疑人身上的衣物纤维。
卷宗末尾附了几篇媒体报道的截图,标题无一例外是「程序员咖啡馆残杀退休老人」、「口角纠纷引发血案」之类,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谴责周维安残忍暴戾。
但要说疑点,也是有的。
一般来说,激情犯罪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失控,可监控里周维安在动手前,除了肢体有些僵硬,脸上几乎没什么表情。甚至在动手之后,他也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淡定地掏出手机报警。
那从容不迫的架势,比特工还专业。
然而这些疑点似乎并没有引起警方的重视,或是调查之后又排除了其他的可能?
总之最后的定案是「激情杀人」,证据链完整,板上钉钉,几乎没有什么辩护的空间。
「哎,麻烦。」
我合上电脑,靠进椅背,感觉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
这样一桩铁案,法援中心为什么会指名要求我们这家以商事诉讼闻名的顶尖律所接手?
还有我那位精明的合伙人老杨,确定这案子派给了我不是坑我?
要知道我向来对麻烦过敏,而这案子浑身上下都写着「麻烦」俩字。
「啧,烦死了。」
我重新坐直,带着点自暴自弃的意味,戳下了「预约会见」的按钮。
行吧,就当是去动物园看一只罕见的、会用餐叉杀人的珍稀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