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心证》 小说介绍
《十字路口的心证》中有很多令人难忘的地方,不管是场景还是角色陈向楠迎盈的刻画都非常详细,《十字路口的心证》第1章中的主要内容:陈向楠觉得,自己的三十二岁,像一片被河西走廊的烈日和风沙反复淬炼,最终失去所有柔韧水分,只余下清晰却僵硬的脉络的胡......
《十字路口的心证》 第1章 在线试读
陈向楠觉得,自己的三十二岁,像一片被河西走廊的烈日和风沙反复淬炼,最终失去所有柔韧水分,只余下清晰却僵硬的脉络的胡杨叶。相亲这件事,于他而言,早已从带着羞涩与憧憬的人生探索,沦为一套令人疲惫的标准化流程。
过去的五年里,自从在西部化工稳定下来,坐上设备主管的位置,介绍对象的人便络绎不绝。他见过形形色色的女子:有言语温柔、举止得体的中学教师,聊不了几句便会将话题引向学区房和未来孩子的教育;有在银行工作、妆容精致的女孩,对数字敏感,会不经意间问及他的薪资构成与年终奖;也有在私企做文案、看似活泼开朗的姑娘,朋友圈里是精心修饰的自拍和网红店打卡,聊天时充斥着他不熟悉的网络热梗和明星八卦。
起初,他是认真的。每一次添加微信好友,他都怀着一丝微弱的希望;每一次说「你好」,都斟酌用词;每一次问「在干嘛」,都试图窥见对方生活的一角;每一次寻找共同话题,都像在贫瘠的戈壁上寻找绿洲。他会因为对方一条迟迟不回的讯息而心神不宁,会在约会前花半天时间思考该选哪家餐厅才能兼顾氛围和口味,会反复点开对方的朋友圈,试图从那些公开的碎片里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灵魂。
但,次数多了,就像反复洗涤一件衣物,最初的颜色总会褪去。他的心,从最初的饱满温热,渐渐变得皱缩、冷却。那些精心编排的开场白,那些小心翼翼维持的对话,那些见面后或客气或直白的「不合适」,如同无数双看不见的手,一层层在他心上覆盖上名为「麻木」的尘埃。他开始觉得,自己或许不是来寻找伴侣的,而是来参加一场旷日持久的、名为「婚姻」的应试,而他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总是不及格的考生。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就缺少了某种感知「爱意」的神经,那颗曾经也会为某个身影而悸动的心,不是在等待,而是在这无休止的、浅尝辄止的接触中,彻底沉睡了过去,或许,再也不会醒来。他的心湖,不再是湖,而是酒泉城外那片被无数车轮反复碾轧、坚硬板结、再也留不下任何深刻印记的戈壁滩。
父母见儿子越来越沉默,除了上班就待在宿舍,周末也不怎么回家,回来了也说不上几句话,心里着急得不行。他们找遍了亲戚朋友,实在没办法,最后还是去见了那位家里相熟的老先生。
老先生住在城边旧屋里,家里光线幽暗,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草药香。他盘腿坐在垫子上,白发稀疏,眼神却深邃得像口古井。听父亲说完来意,他缓缓点头,燃起一炷香,闭上眼掐指算了起来。
香烟袅袅上升,屋里静得只剩下呼吸声。良久,老先生睁开眼,声音低沉却清晰:
「红鸾星暗了这些年,如今总算见了点光亮。缘分要动了。」
陈向楠心里一紧。
「在东北方向,不远,就在附近。」老先生的目光仿佛能看进人心里,「那姑娘属鼠,性子不像温顺的家羊,倒像山间的精灵,活泼灵动,自有她的聪慧。或许……能让你这潭静水,重新活起来。」
「静水」二字戳中了陈向楠的心事。他谢过老先生,走出门时还觉得恍惚。东北方向?属鼠?山间精灵?他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哪里容得下这样玄妙的缘分?他将信将疑,却又忍不住生出一丝期待。日子依旧在不温不火地流淌。反应釜的运行参数,值班表的轮换,食堂千篇一律的饭菜,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底色。那颗心,似乎也重新归于沉寂,甚至比之前更加麻木,仿佛那日下午的插曲,只是一场不真实的梦。
直到一周后的傍晚,他刚在食堂吃完晚饭,回到宿舍,父亲陈建国那位交往了几十年的老战友,赵叔,打来了电话。赵叔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爽直和不容置疑的喜气:
「向东啊!好事儿!赵叔给你物色了个姑娘,咱酒泉本地人,知根知底!家就住在城东北金塔县!小姑娘是属鼠的,年纪正好,性子那叫一个开朗活泼,跟个小太阳似的!在咱们本地有名的绿源集团上班,工作也稳定!我把你微信推给她了,你俩年轻人,自己聊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