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三年前,儿子陈浩刚和赵倩结婚不久。
他们在我面前唉声叹气,说事业刚起步,收入微薄。
在大城市立足艰难,每月八千元的房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陈浩低头搓手,这是他每次有求于我时的习惯动作。
赵倩在一旁帮腔,语气看似懂事:“妈,我们不想啃老,只是暂时困难。”
她瞥着我,继续说:“您退休了,手头宽裕些,先帮我们几年。”
“等我们稳定了,必定好好报答您。”
我看着儿子疲惫的神情,想起他小时候的模样。
心一软,觉得帮儿子成家是我的责任。
我拿出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帮他们付了首付的大部分。
我还主动承担了每月的房贷。
当时只想,孩子生活不易,我苦点无妨,家和才重要。
从那以后,我的退休生活完全变了样。
过去,我会和老姐妹们出去旅游,买件新衣。
现在,我精打细算,能省则省。
菜市场只挑打折的蔬菜,超市赠品我都小心收好。
衣服来回就那几件,舍不得添新的。
退休金和仅剩的存款,每月划出八千元。
这笔钱像割肉般疼痛,但我安慰自己:为了儿子,值得。
儿子和儿媳很少关心我的健康或生活。
偶尔打个电话,寒暄几句后总绕到钱上。
“妈,最近手头还宽裕吗?”
有时更直接:“妈,下个月的房贷您记得转。”
时间久了,赵倩连客套都省了。
有次转账晚了两天,她直接打电话过来。
她的语气满是不耐:“妈,都几号了?房贷怎么还没到?”
“银行催我们了,影响征信怎么办?”
仿佛这八千元是我欠他们的,天经地义。
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却越来越光鲜。
先是朋友圈晒了新车,陈浩解释说是贷款买的。
他说月供压力不大,但我看着那车标,心里不是滋味。
赵倩的包从几百元换成了几千元的。
她的化妆品也越来越高端。
朋友圈不再是抱怨辛苦,而是餐厅打卡和周末出游。
照片里的他们,总是衣着靓丽,笑容满面。
我不是没怀疑过,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有次我忍不住问陈浩:“浩浩,你们开销这么大,房贷怎么办?”
他立刻打断我,低头说:“妈,年轻人压力大,同事都这样。”
“我们不能太寒酸,不然在单位没面子。”
“偶尔放松,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我被堵得无话可说,看着他躲闪的眼神。
心里的不安被我强压下去。
或许是我老了,不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我这样安慰自己,继续从微薄的退休金里挤出八千元。
现在想想,我真是愚蠢至极。
什么压力大,什么需要放松,都是借口!
他们不过是把我当成了无底洞的钱包。
养儿防老?我养了个“吸血鬼”,还自带吞金属性!
我的养老金账户,怕是提前破产了!
可笑,真是太可笑了!
平静的生活,或者说,我自以为的忍耐,在我突发的急病中崩塌。
那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准备晚饭。
右下腹突然一阵剧痛,像刀子在搅动。
我疼得站不直,冷汗直冒。
我挣扎着拨打了急救电话。
到了医院,医生确诊是急性阑尾炎,需立即手术。
躺在冰冷的病床上,闻着消毒水的气味。
我看着白色的天花板,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
医生拿来缴费单,手术费、住院费加起来要一万多。
我看着那个数字,心沉了下去。
三年来,每月八千元的房贷已掏空了我的积蓄。
我手头的钱,根本不够支付这笔医疗费。
我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陈浩的电话。
这是我第一次因钱的事向他开口。
电话接通,我尽量让声音平静。
我简单说了病情:“浩浩,妈得了急性阑尾炎,要手术。”
我顿了顿,鼓起勇气:“这个月的房贷,你能不能先自己想办法?”
“还有,手术费……你能不能先帮我垫一部分?”
电话那头,是陈浩长时间的沉默。
我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带着不安和卑微的期待。
《我断了儿子8千房贷后》是一部令我心动的小说,看着看着你会掉进作者爱吃苹果的刺猬步下的陷阱,然后不知不觉将自己代入到剧情中,跟着里面的剧情不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