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行平林,芦叶响乾雨。青燐走平沙,独夜鬼相语。——《泊淮岸夜闻鬼语》
一. 运河的夜雾里浮着盐腥味。 萧衍蹲在乌篷船头,指腹抹过船舷上黏着的褐色污渍,凑近鼻尖一嗅——是陈血混着河底淤泥的锈气。 化骨鲶的涎水。 他甩了甩手,腰侧铁符微微发烫。 船尾摇橹的漕工喉结滚动,蓑衣下露出半截靛青刺青,那是镇妖司暗桩的「獬豸吞月」1印。 萧衍假装没看见。自嘉靖年裁撤市舶司2,江南七成的私盐都贴着官家封条,连缉私的兵船桅杆上都栖着户部侍郎豢养的报信鹞鹰。 这案子本不该轮到狩灵人插手。
「萧大人,前头就是燕子矶。」漕工哑着嗓子提醒。 咚咚——咚——咚咚——咚 萧衍听到漕工手中橹板故意在礁石上磕出两长一短的响。 芦苇荡里忽地窜起几点磷火,照见岸边歪斜的盐仓。 萧衍用针划开自己的手指,把血洒到自己的右眼上。 瞳中的谛听珠泛起血花——在水里举着磷火的水鬼小妖豁然明亮清晰起来。 盐仓瓦檐下垂着无数冰凌般的黏液,那是化骨鲶产卵的痕迹。这种妖物食肉销骨,两淮盐商最爱借来毁尸灭迹。 只待一个时辰,经它嘴的尸体就只剩残骸断骨,连南京府的仵作都拼不出人形来。 船靠到岸边,但萧衍没有上岸。 盐山底下灵气窜动,意味着除了化骨鲶外还有不少妖精怪物匿藏其中。 难怪这么大的一片盐仓被废置了,也没有官兵敢来收复。 他环顾四周,没有逃生路线。
到处都是芦苇荡,滩涂和淤泥池,唯一的陆路是这片鬼雾弥漫的盐仓。 假如漕工叛反,把船推走,他恐怕就要落于死无葬身之地。 他在船头继续瞭望。 一座败烂的仓门后,三丈高的盐堆下是上百具怨气萦绕的尸骨。 谛听珠颤动着。 其中一具正对门口的新鲜的女尸格外刺眼,她怀里紧搂三四岁的童尸,天灵盖均被掀开,脑髓吸得干干净净。 她们的手腕上都有一条红绳。 化骨鲶在仓内发出粘稠的动静,那是它沾满粘液的鱼腹在地面上爬行的声音。 阴影下它的轮廓像是一条巨型肥大的蜥蜴。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其他异象。 奇怪。 他看到河面泛着油腻的荧光,伸手捞出一捧,那荧光便在指缝散去。 铁符变得更烫。 「撤了。」萧衍站起身来。 漕工把粗厚的手指夹在嘴前,一段急促的口哨响起。
磷火忽地灭了。 一包碎银腾起,落到漕工皲裂的手心里。 「谢过了。」 萧衍磨拭着手上荧光的水渍,好像在捻一手的沙子。 岸风卷来咸湿的潮气。 他想起离京时冯保——提督冯大人阴柔的嗓音: 「圣上要的是一湖静水——」 他袍上的蟒绣得妖异——寻常宦官赐蟒仅四爪,他这尾却生七趾,鳞片用西域孔雀绒掺鲛人泪捻线,还有那夜中遇灵气便浮出磷火的幽蓝暗纹。领口蜈蚣扣据说是前朝蒙古贼人的骨头磨的,二十八节环环相衔。 他把揖举过头顶,左手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格外醒目。 「因为他保的是苍生万方!」 「大人去哪?」漕工问。 萧衍晃过神来。 「最近一处客栈。」
《盐销骨》最开始的内容有些平淡无奇,但是看到后面真的是太吸睛了,主角萧衍郑老四个性太带感了,有时候在想这样的人物现实生活中会有吗?